牙齿上突然出现小黑点,咬东西时隐隐作痛——很多人发现龋齿后反应就是逃避看牙医。其实现在的龋齿填充技术早已今非昔比,今天就带你了解真实的补牙过程,消除那些不必要的恐惧。
初期龋齿可能只是牙齿表面出现白垩色斑块,这时只需要简单处理。但如果放任不管,细菌会继续侵蚀牙本质,形成明显的龋洞。这时会出现三种典型症状:吃冷热食物敏感、食物嵌塞疼痛、特定位置持续隐痛。更的会导致牙髓炎,那时治疗费用和时间成本都会大幅增加。
现在的龋齿填充早已不是"钻头嗡嗡响"的年代了。以常见的复合树脂填充为例,医生会先使用表面麻醉凝胶,然后用微型器械去除腐质。整个过程中明显的感受可能是张嘴的疲惫感,真正操作时的痛感多数人可以接受。对于较深的龋洞,还可以选择分次填充等更稳妥的方案。
目前主流材料有三种:复合树脂、玻璃和嵌体。复合树脂颜色接近真牙,适合前牙修复;玻璃会释放氟化物,适合儿童龋齿;嵌体则用于较大面积的缺损修复。具体选择需要医生根据龋坏位置、程度以及患者的咬合情况综合判断,没有所谓"好"的材料,只有适合的方案。
刚补完牙的2小时内不要进食,24小时内避免咀嚼硬物。有些患者会出现短暂敏感,通常1-2周会自行消失。要特别注意牙缝清洁,建议搭配牙线使用。定期复查也很关键,一般建议每半年检查一次填充体的状态,早发现早处理可以避免二次龋坏。
根据材料不同,单颗牙填充费用在200-800元之间。很多人疑惑"为什么补颗牙价格差这么多",其实主要差别在材料成本和技术难度。比如后牙承受的咬合力更大,对填充材料的耐磨性要求更高。不必盲目追求贵,正规医疗机构都会根据实际情况给出合理建议。
"补过的牙就不会再坏了"是大的误解。填充体边缘仍可能发生继发龋,日常护理更重要。另外"补牙"也不等于完全没感觉,个体差异。还有人说"怀孕不能补牙",其实孕期4-6个月是佳治疗期,拖延反而更危险。
发现龋齿及时处理才是明智之举。现在的牙科技术能让治疗过程更舒适,也更自然。与其每天忍受牙齿不适,不如花半小时解决问题。记住:早发现早治疗,牙齿才能陪伴我们更长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