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孩子次喊牙疼时,许多家长才发现儿童口腔健康的重要性。事实上,从乳牙萌出到恒牙更替,孩子的牙齿需要全程科学管理。作为家长,了解基础口腔护理知识,能帮孩子远离蛀牙、牙列不齐等问题。以下是儿童口腔科医生总结的关键要点。
很多家长认为“乳牙迟早要换,坏了没关系”,这是误区。婴儿出生后就应该用纱布清洁牙龈,颗乳牙萌出后需用软毛牙刷。乳牙蛀坏可能引发疼痛、影响进食,甚导致恒牙发育异常。建议颗乳牙萌出后6个月内安排口腔检查。
幼儿期是习惯培养黄金期。选择儿童专用牙刷(刷头不超过2颗牙宽度)和含氟牙膏(米粒大小),家长需协助刷牙6-7岁。趣味方法如“计时2分钟儿歌”“卡通牙具”能提升孩子配合度。切忌让孩子含着奶瓶入睡,易导致“奶瓶龋”。
六龄齿(恒磨牙)通常在6岁萌出,这颗牙终身不换却易蛀坏。窝沟封闭能有效预防蛀牙,佳时机是牙齿完全萌出后6个月内。同时换牙期可能出现乳牙滞留、恒牙错位等情况,建议每3-6个月检查一次。
9-14岁是颌骨发育高峰,牙齿拥挤、地包天等问题会逐渐显现。早期干预(如矫治器)能利用生长潜力减少后期正畸难度。若发现孩子长期口呼吸、咬笔等不良习惯,需及时到儿童口腔科评估。
限制每日糖分摄入次数(好集中时段),避免黏性零食如软糖、饼干。酸奶、水果等健康食品也含糖,食用后建议漱口。可以备些奶酪、坚果作为替代零食,它们能中和口腔酸性环境。
定期检查能提前发现脱矿、早期龋等隐患,处理起来更简单。儿童口腔科医生会采用行为引导技术,帮助孩子建立积极诊疗体验。建议健康儿童每年检查2次,高风险(如易蛀体质)每3个月1次。
儿童牙齿问题不会自愈,拖延只会加大治疗难度。现在许多医疗机构儿童专属诊室和趣味化服务,能有效缓解孩子的紧张情绪。记住:投资孩子的口腔健康,就是为他们避免未来数十年的牙齿困扰。
(本文由具备10年口腔健康科普经验的医疗编辑撰写,内容参考《儿童口腔保健指导规范》。具体诊疗请以医生评估为准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