半夜被牙疼惊醒、喝口冰水就酸到不行、吃饭时突然一阵刺痛……如果你经历过这些,很可能已经遇上了牙体牙髓病。作为口腔常见的问题之一,许多人却对它一知半解,甚拖到牙齿""才后悔莫及。今天就带你用直白的语言,搞懂这个"牙齿"的真面目。
简单说,牙体指牙齿硬组织(牙釉质、牙本质),牙髓则是牙齿内部的"神经血管团"。当蛀牙、裂缝或外伤牙体,细菌侵入牙髓,就会引发炎症——这就是牙体牙髓病。它不像感冒能自愈,反而会像滚雪球一样恶化:从牙齿敏感、阵痛,发展到持续剧痛,后牙髓坏死甚引发根尖脓肿。
很多人误以为"牙疼不是病",却不知道一颗病变的牙齿可能成为全身感染源。临床研究证实,牙髓炎细菌可能通过扩散,增加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风险。
1. 冷热刺激痛:喝冰水或热汤时牙齿一激灵,缓几秒才好,这是牙髓炎的早期信号。 2. 夜间自发痛:躺下睡觉时牙齿突然抽痛,止痛药都难缓解,说明炎症加重。 3. 咬合疼痛:吃饭时不敢用力,仿佛牙齿"变高了",提示可能已发展成根尖周炎。 4. 牙龈起包:牙根附近的牙龈反复肿胀流脓,这是牙齿在"",但绝不能放任不管。
许多人因为害怕"杀神经"而拖延治疗,其实现代牙髓治疗早已不是影视剧里那般恐怖: • 早期龋齿:通过补牙即可阻断细菌入侵,全程且半小时完成。 • 牙髓炎阶段:根管治疗能清除病变组织,配合显微技术和橡皮障,超90%。 • 病例:当牙齿缺损时,桩核冠修复能大限度保留原生牙根。
值得注意的是,网传的"大蒜止痛""花椒塞牙"等方法不仅无效,还可能刺激炎症扩散。真正的黄金救治期是出现敏感症状的3个月内,此时治疗既省时又省钱。
不想经历牙髓治疗的痛苦?记住这5条护牙铁律: 1. 每天巴氏刷牙法+牙线清洁,牙缝死角别放过。 2. 每年1-2次洗牙,蛀牙早发现早处理。 3. 少吃黏性甜食,碳酸饮料用吸管喝。 4. 别用牙齿开瓶盖,运动时戴防护牙托。 5. 怀孕前务必做口腔检查,孕期激素变化易诱发牙病。
后提醒:哪怕没有症状,40岁以上人群也建议做次牙髓活力检测。牙齿问题就像沉默的火山,等喷发再处理就晚了。保护好每一颗原生牙,才是性价比高的健康投资。
(注:本文仅为健康科普,具体治疗方案需经医生评估。就诊请选择正规医疗机构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