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认为每天刷牙就够了,但实际上,刷牙只能清洁牙齿表面的60%-70%。牙缝、牙龈边缘等隐蔽区域容易堆积牙菌斑和牙结石,长期不清理可能引发牙龈炎、牙周病甚牙齿松动。洁牙能解决这些问题,是口腔健康的"守门人"。
误区1:洁牙会让牙缝变大
这是常见的误解。洁牙后觉得牙缝变大,其实是清除了原本填满缝隙的牙结石。如果长期不清理,牙结石反而会牙龈导致萎缩。
误区2:洁牙会损伤牙釉质
正规机构使用超声波洁牙机的振动频率经过严格测试,配合操作手法,不会对牙釉质造成伤害。但非机构使用劣质设备可能导致划痕。
误区3:洗完牙牙齿就该变白
洁牙主要去除牙结石和色素沉积,对牙齿本身颜色改变有限。想要显著美白需结合冷光美白等项目。
1. 口腔检查:医生先用口镜检查牙齿状态,评估牙结石分布情况。
2. 超声波洁治:通过高频振动震碎大块牙结石,过程中可能有轻微酸胀感。
3. 喷砂处理(可选):用细微颗粒去除烟渍、茶渍等色素沉积。
4. 抛光打磨:用橡皮杯和抛光膏使牙面光滑,延缓菌斑再次附着。
5. 牙周上药:牙龈红肿者会局部涂抹药物。
• 每天喝咖啡/茶超过2杯的人群
• 吸烟者(烟草会加速牙结石形成)
• 戴牙套矫正牙齿期间
• 备孕女性(孕期激素变化易引发牙龈问题)
• 60岁以上老年人(牙周疾病高发群体)
刚做完洁牙的牙齿会比较敏感,建议:
- 避免过冷过热的食物刺激
- 24小时内暂不饮用深色饮料(如咖啡、红酒)
- 使用感牙膏缓解酸软感
- 坚持使用牙线清理牙缝
1. 查看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
2. 确认洁牙师具备口腔执业医师资格
3. 优先选择包装的灭菌器械
4. 警惕陷阱(正常洁牙价格在200-500元)
5. 要求洁牙前必须进行口腔检查
一般健康人群每年洁牙1-2次即可,但以下情况需要增加频率:
• 已有牙周炎患者:每3-6个月一次
• 糖尿病患者:每半年一次
• 长期服用抗凝血药物者:洁牙前需内科医生
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部分,定期洁牙就像给牙齿做"深度体检"。选择正规医疗机构,让医生为您的口腔健康保驾护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