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次照镜子时,是否总忍不住用手指悄悄顶住前牙?拍照时习惯性抿嘴?其实牙齿不齐影响的不仅是美观——咀嚼效率低可能引发肠胃问题,清洁死角多更容易蛀牙。作为从业10年的医美编辑,今天就用直白的语言帮你理清:现在整牙到底有哪些选择?
别看它外表"复古",金属托槽技术这两年悄悄升级了。新一代的金属自锁托槽,不需要用橡皮圈固定钢丝,复诊间隔能从4周延长到8周。优点是矫正力度,适合复杂病例,价格通常在1.5-3万间。缺点嘛,办公室白领可能会觉得有点抢眼,不过现在很多人会特意选彩色橡皮圈,反而变成个性装饰。
把金属托槽换成陶瓷材质,远看只能看到一条细细的钢丝。特别适合需要经常见客户但又预算有限的人群。不过要提醒两点:陶瓷托槽比金属的厚,初期异物感更明显;啃硬物时可能崩瓷,维修费每次要300-500元。整体价格比金属贵30%左右,和周期其实差不多。
透明牙套这两年火到出圈,但很多人不知道它有硬性门槛——适合牙缝大、牙齿轻度拥挤的。每天必须戴满22小时,吃饭要摘,刷完牙再戴。目前主流品牌单周期价格3-5万,别看它"隐形",自律性差的人可能还没钢牙好。近新出的夜间版隐形矫正,每天只需戴10小时,但只适用于特别简单的病例。
把托槽装在牙齿内侧,从外面完全看不见。演艺圈人士爱,但对医生技术要求极高,能做好的医生不超过200位。价格自然也是贵的,6万起步,期间还容易刮舌头。如果不是对美观有要求,其实没必要遭这个罪。
1. 先拍片检查牙根情况,牙周炎患者要治疗稳定后才能矫正 2. 骨性龅牙可能需要正颌手术,单纯戴牙套有限 3. 医院现在也能做隐形矫正,价格可能比诊所低20% 4. 保持器少要戴2年,很多人反弹就是栽在这一步
后提醒:千万别被"7天快速矫正"忽悠,正规牙齿每月生理极限是1毫米。下次复诊时不妨问问医生这三个问题:"我的牙槽骨条件适合哪种方案?""预计要打骨钉吗?""保持器要戴多久?"做好这些功课,就能避开90%的矫正陷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