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孩子颗乳牙萌出时,许多家长会疑惑:这么小的孩子也需要看牙医吗?事实上,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在婴儿颗牙齿萌出后6个月内就应进行牙科检查,迟不超过1周岁。早期建立口腔检查习惯,不仅能预防龋齿,更能帮助孩子形成终身受益的护牙意识。
有些家长认为"乳牙坏了没关系,反正会换恒牙",这是常见的误区。健康的乳牙直接影响:1)恒牙的正常萌出和排列;2)颌面部骨骼发育;3)营养摄入和消化吸收;4)语言发音能力;5)孩子的社交自信。临床数据显示,乳牙龋坏不及时处理,会使恒牙患龋风险增加3倍。
类是奶瓶龋,多因夜间哺乳后未清洁口腔导致,建议改用杯子喂养并养成漱口习惯。第二类是牙齿排列异常,如地包天,4-6岁是黄金矫正期。第三类是运动外伤,学校体育导致的牙齿断裂应及时保存断牙就医。特别提醒:儿童牙膏建议选择含氟量500-1100ppm的产品,3岁以下用量不超过米粒大小。
很多孩子对牙医诊所有恐惧感,家长可以这样做:1)通过绘本提前认识牙科工具;2)角色扮演游戏熟悉就诊流程;3)选择专设儿童诊区的机构;4)避免使用"打针""疼痛"等敏感词;5)就诊后给予非食物奖励。的儿童牙科医生都经过特殊培训,会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沟通,家长无需过度紧张。
0-2岁:家长用纱布清洁牙龈,出牙后改用软毛牙刷。3-6岁:培养自主刷牙习惯,家长需辅助清洁难刷部位。6-12岁:关注六龄齿窝沟封闭,使用牙线。特别注意:替牙期出现"双排牙"情况(恒牙已萌出乳牙未脱落)应及时拔除滞留乳牙。每年寒暑假是带孩子做常规检查的佳时段。
除了早晚刷牙,建议:控制餐间零食次数,酸性食物后半小时再刷牙;选择硅胶材质护齿器用于运动防护;定期更换牙刷(每3个月或刷毛外翻时);使用含氟漱口水(6岁以上)。值得提醒的是,有些家长喜欢用"可吞咽牙膏",其实孩子2岁后就应该学习吐牙膏沫了。
1)乳牙牙根吸收是自然现象,并非"被恒牙吃掉";2)牙齿矫正不一定要等换完牙,错颌畸形需早期干预;3)全麻下治牙不会影响智力发育;4)窝沟封闭剂不含双酚A,可靠;5)健康的牙齿应该是淡黄色而非纯白色。建立正确的口腔健康观念,比追求"美白"更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