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到龋齿,很多人反应是“牙疼”,但更让人头疼的是发现龋洞后不知道该选择哪种治疗方式。龋齿填充(俗称补牙)是目前常用的修复手段,但关于材料选择、操作过程、术后护理等问题,很多人仍存在误区。今天我们就用直白的语言,带你了解龋齿填充的全流程。
目前常见的补牙材料主要有三种:玻璃、复合树脂和银汞合金。玻璃对牙髓刺激小,适合儿童或靠近牙龈的龋洞;复合树脂颜色接近真牙,美观度高,是前牙修复的;银汞合金强度高但颜色较深,后牙使用较多。具体选择需根据龋洞位置、大小及医生建议综合判断。
步是去除腐质。医生会用器械或激光清除发黑的蛀坏部分,这一步关重要,残留腐质会导致继发龋。接下来是窝洞消毒,用抗菌药物清洁窝洞防止感染。如果是深龋接近牙髓,可能还需垫底保护神经。后才是填充材料并抛光,整个过程约30-60分钟,全程(局部麻醉下进行)。
刚补完牙2小时内建议禁食,尤其是树脂材料需要完全固化。24小时内避免用补牙侧咀嚼硬物,冷热敏感属于正常现象,一般3-5天会自行缓解。若出现持续疼痛或填充物脱落,需及时复诊。日常护理建议使用含氟牙膏,并配合牙线清洁邻面,能有效延长填充体寿命。
术后轻微敏感无需担心,但若出现自发性疼痛或夜间痛,可能是两种情况:一是腐质未去净导致牙髓炎,需做根管治疗;二是填充过高造成咬合创伤,调整高度即可。建议选择的医生操作,判断龋坏深度,避免二次治疗。
正常情况下,树脂填充可使用5-8年,玻璃约3-5年。实际寿命取决于口腔维护情况,定期检查能早期发现边缘微渗漏等问题。需要注意的是,填充并非一劳永逸,重度磨牙或经常咬硬物的人群可能出现材料脱落,需及时修补。
总结来说,龋齿填充的关键在于早发现早治疗,浅龋阶段处理更简单且费用更低。如果发现牙齿表面出现黑线或冷热敏感,建议尽快就诊,拖延只会让小洞变大洞,终可能面临拔牙风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