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上刷牙时突然发现牙齿有个小黑点,咬东西时还隐隐作痛——这可能是龋齿找上门了。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,却对要不要做龋齿填充犹豫不决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让8000万人都头疼的问题。
那颗米粒大小的黑点,就像埋在牙齿里的定时炸弹。刚开始可能只是牙釉质表面的浅龋,这时候补牙只需要简单处理。但如果不及时干预,细菌会像蚂蚁搬家一样,慢慢蛀空你的牙齿。等到冷热酸甜都钻心地疼,可能已经伤到牙髓,治疗费用和时间都要翻好几倍。
目前常用的有三种材料:银汞合金、玻璃和树脂。银汞合金结实耐用,但颜色不太美观;玻璃对牙龈刺激小,适合儿童;树脂材料颜色接近真牙,前牙修复。具体选哪种,还是要根据龋坏位置和程度,由医生给出建议。
很多人关心补牙会不会疼,其实现在都有局部麻醉,整个过程就像被蚂蚁轻轻咬了一下。熟练的医生15分钟就能完成一颗牙的填充,当天就能正常吃饭。
千万别这么想!补过的牙齿更需要精心呵护。建议每半年检查一次,发现问题及时处理。平时要特别注意补牙部位的清洁,邻面龋患者好配合使用牙线。如果发现填充物脱落或者出现敏感,要时间复查。
有些人补牙后短期内有轻微不适是正常的,就像新鞋需要磨合期。但持续一周以上的疼痛就不正常了,可能是出现了继发龋,需要重新处理。
很多人觉得「不疼就不用补」,这是个危险的想法。等感觉到疼的时候,往往已经伤到牙神经了。还有人说「小洞不用补」,其实龋洞就像湿衣服上的墨水渍,越早处理越好。
现在很多诊所都引进的数字化设备,可以控制备洞范围,大限度保留健康牙体。不过要提醒大家,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很重要,街边小店的可能要付出更大代价。
预防胜于治疗这句话用在牙齿上再合适不过。除了早晚刷牙,饭后漱口的习惯也很重要。牙缝大的朋友建议使用冲牙器,爱吃甜食的记得及时清洁。定期洗牙不仅能美白牙齿,还能及时发现潜在的龋齿问题。
儿童从6岁开始就可以做窝沟封闭,这是预防恒磨牙龋坏的有效手段。孕妇、糖尿病患者等特殊人群更要重视口腔检查,这类群体龋齿进展往往更快。
牙齿问题无小事,及时处理龋齿不仅能省下后续治疗费用,更重要的是保住原生牙齿。毕竟再好的假牙,也不如自己的真牙用得舒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