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孩子次喊牙疼时,很多家长才发现自己对儿童牙齿护理了解得太少。乳牙要不要补?几岁开始看牙医?这些小问题背后藏着大学问。今天我们就来家长该知道的儿童牙科常识。
很多家长觉得"乳牙反正要换",但事实并非如此。乳牙从6个月萌出到12岁左右替换完毕,要陪伴孩子十余年。蛀牙不仅影响咀嚼功能,还可能造成恒牙排列不齐。临床数据显示,乳牙龋坏的孩子,恒牙患龋率比普通孩子高3倍。当发现孩子牙齿有黑点或进食喊疼时,建议两周内就诊。
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在个乳牙萌出后6个月内,或者迟不超过1岁进行口腔检查。早期检查能建立口腔健康档案,医生会指导家长如何清洁婴幼儿牙齿。3岁前完成涂氟的孩子,患龋风险降低40%。记住这个原则:宁可检查十次没事,也不要错过佳干预时机。
0-3岁重点在预防奶瓶龋,喂奶后要用纱布清洁牙龈;3-6岁要培养刷牙习惯,建议使用儿童含氟牙膏;6岁后关注六龄齿窝沟封闭,这是人生颗恒牙。中小学阶段要特别注意牙列发育,定期检查是否有错颌畸形。每个生长阶段都要使用适合年龄的牙刷,刷头长度不要超过两颗牙的宽度。
儿童补牙材料更注重生物相容性,常用玻璃和树脂材料。治疗过程会采用行为诱导技术,比如先让孩子触摸检查器械,使用水果味磨头。对于低龄儿童,橡皮障隔离技术能防止误吞小器械。现在有些机构还配有动画片放映设备,能有效分散孩子注意力。
不是所有牙齿不齐都要等换完牙才处理。地包天好在4-5岁干预,的开合畸形7岁就要开始矫正。常规牙齿排列问题通常在10-12岁进行,这个阶段颌骨生长活跃,矫正效率更高。但具体方案要由正畸医生通过X光片和牙模测量后确定。
提前通过绘本讲解看牙过程,避免使用"打针""疼"等负面词汇。就诊当天让孩子带上熟悉的玩偶,选择上午时段孩子精神状态较好。治疗中可以用手势沟通,比如举手表示需要暂停。完成治疗后适当奖励,但不要用甜食。记住,家长的焦虑情绪会传染给孩子,保持轻松重要。
儿童牙齿健康需要家长、孩子和医生三方配合。建议每3-6个月做一次常规检查,建立完整的口腔健康档案。如果发现孩子有吮指、口呼吸等不良习惯,要及时寻求指导。保护好乳牙,就是在为恒牙的健康打下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