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上刷牙时牙龈出血?吃个苹果就留下血印子?这些看似平常的小问题,很可能是牙周炎发出的预警信号。作为从业10年的医美健康编辑,今天就和大家这个被很多人忽视的口腔健康——牙周病。
28岁的小张近总感觉牙龈胀胀的,刷牙时牙刷上总带着血丝。起初他没当回事,直到有天发现门牙好像变"长"了,才慌忙去看医生。检查结果显示,他已有中度牙周炎,牙槽骨吸收了近1/3。像小张这样的在临床上实在太常见,很多人都是等到牙齿松动才就医,这时候往往已经错过了佳治疗时机。
阶段牙龈炎:牙龈边缘红肿,刷牙出血,口腔有异味。这时通过洗牙和正确刷牙就能完全。
第二阶段早期牙周炎:出现牙周袋,牙龈开始萎缩,可能伴随冷热敏感。需要做龈下刮治等治疗。
第三阶段中重度牙周炎:牙槽骨明显吸收,牙齿松动移位,后可能导致牙齿脱落。这时治疗难度大、周期长,有些病例还需要手术治疗。
1. 刷牙总是草草了事,从不使用牙线
2. 抽烟喝酒不离手
3. 长期熬夜压力大
4. 有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
5. 不定期洗牙检查
基础的洁治术(洗牙):去除牙龈上方的牙结石,适合牙龈炎患者。
龈下刮治:清除牙龈下方的牙菌斑和牙结石,是治疗牙周炎的关键步骤。
激光治疗:辅助杀菌,促进组织修复。
牙周手术:适用于重度病例,需要翻开牙龈进行深度清洁。
刚做完治疗的那几天,牙齿可能会有轻微酸软感,这是正常现象。建议:
• 24小时内避免吃过冷过热食物
• 使用软毛牙刷,采用巴氏刷牙法
• 每天少使用一次牙线或冲牙器
• 按医嘱使用漱口水和药物
• 3-6个月复诊一次
与其等到牙周出问题再治疗,不如提前做好预防:
每天早晚认真刷牙3分钟,别忘了用牙线清洁牙缝;每半年到一年洗一次牙;控制烟酒摄入;保持规律作息。记住,牙周健康直接关系到全身健康,牙周炎还可能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风险。
如果发现牙龈出血、口臭等问题持续两周以上,建议尽快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。早发现早治疗,牙周问题完全可控可治。别让一时的疏忽,毁了陪伴我们一生的牙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