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到口腔健康,很多人反应是“牙疼才看医生”。其实,牙齿问题防大于治。良好的口腔预防保健习惯,能帮我们远离龋齿、牙周炎等常见问题,省下大笔治疗费用。今天就来,普通人如何用简单方法维护一口好牙。
早晚各刷一次牙是老生常谈,但大多数人刷牙时间不足30秒。正确的做法是:选用软毛牙刷,每次刷牙少2分钟,采用巴氏刷牙法(牙刷与牙龈呈45度角短距离颤动)。特别提醒:晚上刷牙后不再进食,否则食物残渣整夜腐蚀牙齿。
别小看牙线的作用。牙刷只能清洁60%的牙面,牙缝残留物需要牙线处理。建议每天睡前用一次牙线,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牙龈。如果牙缝较大,牙间刷也是不错的选择。
有人觉得“洗牙会让牙缝变大”,这是误解。牙缝变大是因为清除了长期堆积的牙结石。建议每年洗牙1-2次,不仅能清除牙菌斑,还能早期发现潜在口腔问题。孕妇、糖尿病患者等特殊人群更要注意定期口腔检查。
碳酸饮料、果汁中的酸性物质会腐蚀牙釉质。如果饮用,建议用吸管减少接触,半小时后再刷牙(立即刷牙会加速釉质磨损)。高糖食物要控制摄入频率,比起一次吃很多糖,多次少量对牙齿伤害更大。
有些食物反而能护牙:奶酪中的钙质能中和口腔酸性;苹果、芹菜这类脆性食物有自洁作用;绿茶含氟量高有助于防龋。当然,这些不能替代刷牙。
乳牙的健康直接影响恒牙发育。建议颗乳牙萌出就开始刷牙,3岁前用米粒大小含氟牙膏。窝沟封闭是预防儿童龋齿的有效手段,通常在6-8岁恒磨牙萌出时进行。家长要帮助孩子刷牙到7岁左右,培养他们饭后漱口的习惯。
牙龈出血、口腔异味、牙齿敏感都不是小事。比如牙龈出血可能是牙周炎前兆,放任不管会导致牙龈萎缩。牙齿突然敏感可能是牙龈退缩或龋齿的信号。出现这些情况,别依赖网红牙膏,应及时就医检查。
• 早晚科学刷牙+每日牙线
• 每半年口腔检查+洗牙
• 控制甜食频率,餐后清水漱口
• 戒烟限酒(吸烟者牙周病风险高3倍)
• 运动时戴护齿套防外伤
记住,看牙医不应该是牙疼时的救命稻草,而是日常保健的一部分。花在预防上的每分钟,都能为你省下未来治疗的小时数。从今天开始,给自己制定一个可行的口腔护理方案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