喝完咖啡发现杯子边缘有口红印,对着镜子检查才发现牙齿已经悄悄泛黄了...相信很多注重形象的朋友都遇到过这样的困扰。作为医美行业从业10年的编辑,今天我们就来牙齿美白这个既常见又容易被误解的话题。
每天刷牙还是挡不住牙齿变色?其实牙齿发黄主要分两种情况:一是外源性着色,像咖啡、茶、红酒这些有色饮食的色素附着;二是内源性变色,比如四环素牙、氟斑牙这类牙齿内部结构变化。不同原因需要不同解决方案,就跟皮肤护理要分肤质一个道理。
有人问:"我每天刷三次牙够不够?"这里要澄清一个误区:普通刷牙主要清除的是牙菌斑,对于已经形成的色素沉淀作用有限。就像衣服沾了红酒渍,光用清水是洗不掉的。
1. 冷光美白
这是目前牙科诊所常用的方法之一。医生会先给牙龈涂保护剂,然后用含过氧化氢的美白剂配合蓝光照射。整个过程大概40分钟,能提升3-8个色阶。有个细节要注意:刚做完的24小时要避免深色饮食,能维持1-2年。
2. 美白牙贴
超市就能买到的居家选择,主要成分是低浓度的过氧化物。建议选择正规品牌,使用时避开牙龈。有个小技巧:贴上后可以轻轻按压排出气泡,让贴片更贴合。不过比较温和,适合维持期使用。
3. 超声波洁牙
定期洗牙不仅能预防牙周病,还能去除烟渍、茶渍等表面色素。就像给牙齿做"深度清洁",建议每半年到一年做一次。但要注意,洗牙主要是还原牙齿本色,不能改变牙齿本身的颜色。
4. 瓷贴面
对于重度变色牙,像四环素牙这类情况,瓷贴面是不错的选择。相当于给牙齿穿上"白外套",还能调整轻微不整齐的牙形。不过需要磨除少量牙体组织,适合追求持久的人群。
5. 日常护理小习惯
美白后记得用吸管喝深色饮料,吃完深色水果及时漱口。选择含焦磷酸盐的美白牙膏辅助维持,但别指望它能替代美白。就像防晒霜不能逆转晒黑,但能防止变得更黑。
"美白越明显越好?"其实的牙医会建议把牙齿美白到比眼白稍暗的程度,过白反而显得不自然。就像化妆要讲究自然光泽感,一口假白牙反而容易暴露做过美白。
"家用美白仪和医院的一样?"市面上有些家用设备浓度超标,使用不当可能损伤牙釉质。就像护肤品浓度不是越高越好,的事还是交给人士操作更稳妥。
"美白后牙齿会变敏感?"确实有人会出现短暂敏感,通常1-3天会自行缓解。建议治疗后24小时内避免过冷过热的刺激,可以使用感牙膏过渡。
首先要确认口腔健康状态,有龋齿或牙龈炎需要先治疗。就像皮肤有伤口时不能做美容护理一样,口腔有问题时做美白可能加重不适。
孕期、哺乳期女性以及未成年人建议暂缓美白治疗。另外有牙周病或牙釉质发育不全的情况,也要先牙医。
后提醒大家:看到"7天快速美白"、"一劳永逸"这类夸张宣传要保持警惕。牙齿美白是医疗行为,正规机构都会先做口腔检查,根据个人情况制定方案。就像护肤讲究科学流程,牙齿美白也需要循序渐进。
记住,健康的牙齿本来就有微微的淡黄色,不必过度追求"假白"。找到适合自己的美白方式,保持自信的笑容才是重要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