吃饭时突然嘴角刺痛,刷牙发现舌头长白斑,很多人觉得口腔问题忍忍就过去了。但您知道吗?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、不明原因的白斑红斑,可能是口腔黏膜在拉警报。作为人体道防线,口腔黏膜的状态直接影响进食、说话等基本功能,更可能隐藏着全身疾病的信号。
早上刷牙照镜子时,建议多留意三个危险信号:一是持续两周不愈的溃疡,普通溃疡通常7-10天自愈,若创面超过绿豆大小且边缘凹凸不平要警惕;二是黏膜颜色改变,正常口腔应呈粉红色,出现白纹、红斑或黑斑都属异常;三是莫名灼痛感,尤其在未进食刺激性食物时出现。临床上遇到过把反复口腔溃疡当"上火"治的患者,后来确诊为扁平苔藓,拖久了会增加癌变风险。
经常熬夜的上班族、长期服药的慢性病患者、更年期女性、佩戴义齿的老年人、吸烟人群以及免疫力低下者,都是口腔黏膜病高发群体。比如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口腔干燥综合征,戴假牙的老人常患义齿性口炎。建议这些人群每半年做次口腔黏膜检查,就像定期洗牙一样重要。
有些患者反复涂抹西瓜霜不,其实是方法不对。口腔黏膜病涉及200多种类型,单纯止痛治标不治本。临床常见三类病因:一是机械刺激,如残根残冠或不良修复体的摩擦;二是全身性疾病表现,比如贫血患者常见舌乳头萎缩;三是免疫功能紊乱所致的扁平苔藓等。医生会通过黏膜染色、活检等手段确诊,像治疗口腔白斑就需要消除局部刺激联合药物治疗。
预防胜于治疗,这些实用建议能帮您远离困扰:选用软毛牙刷避免机械损伤;戒烟限酒减少化学刺激;保持假牙清洁,睡前务必取下;均衡饮食补充B族维生素;管理压力睡眠。特别提醒爱吃烫食的朋友,65℃以上的食物会灼伤黏膜,长期如此可能诱发病变。
当发现口腔黏膜病变伴随全身症状时,比如溃疡伴要排查白塞病,口腔白斑合并皮肤病变可能是扁平苔藓。另外,性溃疡、扩大的白斑、固定部位的反复糜烂都需及时检查。记住就医时带上近期用药记录,有些降压药、抗抑郁药也会引起黏膜反应。
口腔是健康的镜子,黏膜变化值得每个人重视。与其相信偏方耽误治疗,不如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做专项检查。早发现早干预,多数黏膜病都能得到有效控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