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以为口腔健康就是每天刷牙,其实远不止这么简单。牙齿问题往往是从日常忽略的小细节开始的,等感觉到疼痛再去治疗,可能已经晚了。今天我们就来,普通人如何通过简单有效的方法,让牙齿少受罪,远离牙医的"钻头"。
很多人坚持早晚刷牙,却依然逃不过蛀牙、牙龈出血的困扰。问题可能出在这几个地方:首先,刷牙时间太短,牙菌斑没有清除;其次,刷牙方法不对,横着刷牙反而会损伤牙龈;重要的是,很多人忽视了牙缝清洁。研究表明,牙齿邻面是蛀牙高发的部位,光靠牙刷根本够不到。
1. 选对工具比用力刷牙更重要
软毛牙刷能更好保护牙龈,电动牙刷比手动清洁效率高30%。牙膏不必追求高价,含氟量在0.1%以上的普通牙膏就足够。每天少使用一次牙线,这是清除牙菌斑有效的方法。
2. 刷牙不是越用力越好
正确的巴氏刷牙法:牙刷与牙龈呈45度角,小幅水平颤动,每次刷2-3颗牙,整个过程少持续2分钟。特别注意牙龈边缘和后面大牙的清洁,这些地方容易藏污纳垢。
3. 饭后别急着刷牙
酸性食物会暂时软化牙釉质,饭后立即刷牙反而会损伤牙齿。建议吃完东西先用清水漱口,等30分钟再刷牙。随身携带无糖口香糖,可以刺激唾液分泌,中和口腔酸性环境。
4. 定期检查比治疗更重要
即使没有不适,每年也应该做一次口腔检查。的牙科清洁能去除顽固牙结石,早期龋齿通过涂氟就能修复,这些都是在家无法完成的护理。
儿童:从颗乳牙萌出就要开始清洁,3岁前由家长帮忙刷牙。窝沟封闭是预防儿童蛀牙有效的方法,佳时间是6-8岁和11-13岁。
成年人:牙龈炎、牙周炎高发期,要特别注意牙周健康。吸烟、喝浓茶咖啡的人更容易有牙渍问题,可以每半年做一次喷砂洁牙。
老年人:牙龈萎缩导致牙根暴露,要用软毛牙刷和感牙膏。假牙佩戴者每天要清洁假牙,晚上必须取下浸泡。
误区一:牙齿白就是健康
自然牙齿本来就是淡黄色,过度追求美白可能损伤牙釉质。健康的牙周组织比颜色更重要。
误区二:牙不疼就不用看医生
早期龋齿、牙周炎往往没有明显疼痛,等出现症状时治疗难度和费用都会翻倍。
误区三:洗牙会让牙缝变大
洗牙后感觉牙缝变大,其实是清除了原有的牙结石。长期不洗牙才会导致牙龈萎缩。
• 用吸管喝碳酸饮料,减少牙齿接触酸性物质
• 把零食集中在一个时间段吃,避免牙齿长时间处于酸性环境
• 用舌头舔牙齿表面,光滑说明刷干净了,粗糙就说明还有牙菌斑
• 牙刷每3个月更换一次,感冒后也要换新牙刷
口腔健康不是一蹴而就的事,但每天多花几分钟,就能避免日后大把的医药费和痛苦。记住,好的牙齿治疗是预防,投资在预防上的每一分钟,都是在为未来省下看牙的时间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