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:半夜突然牙疼得睡不着,喝凉水像触电,咬东西酸软无力?这很可能不是简单的"上火",而是牙体牙髓在向你发出求救信号!作为从业10年的医美健康科普编辑,今天就来这个容易被忽略的口腔健康"隐形"。
把牙齿想象成一座小房子,外层是坚硬的珐琅质墙面,里面住着敏感的牙髓"住户"。当龋坏细菌突破外墙,就会引发两种常见问题:
1. 牙体病:房子结构受损
浅龋就像墙皮剥落,可能只是吃饭塞牙;中龋如同墙体裂缝,遇冷热会酸痛;深龋则像漏水,食物残渣都能引发剧烈疼痛。
2. 牙髓病:住户遭遇危机
如果细菌攻入牙髓腔,这个充满神经血管的"核心区"就会发炎化脓。典型症状是晚上疼得更,含凉水反而能缓解,很多人误以为"不疼就是好了",其实可能是牙髓已经坏死。
我接触过太多患者,早期明明有征兆却硬扛着。其实你的牙齿早就给出了预警:
• 吃冰淇淋时某颗牙特别敏感
• 刷牙时牙龈经常出血
• 牙齿表面出现褐色斑点或凹陷
• 咬合时有明显的酸胀感
更要注意的是,有些牙髓病变初期根本不疼!等出现自发痛、夜间痛时,往往已经需要根管治疗了。建议每半年做次口腔检查,就像汽车需要定期保养一样。
现在早就不流行"牙疼就拔牙"的做法了。根据损伤程度,现代牙科有更精细的解决方案:
早期阶段:补牙材料越来越,纳米树脂补牙几乎看不出痕迹,整个过程就像用"牙膏"修复破损墙面。
中度损伤:嵌体修复比传统补牙更牢固,相当于给牙齿戴上定制"帽",特别适合后牙大面积缺损。
感染:根管治疗早已升级,显微根管能在放大20倍的视野下操作,配合麻醉技术,治疗体验大幅提升。
预防永远比治疗更重要,分享几个实用建议:
1. 刷牙要像擦玻璃
很多人习惯横向拉锯式刷牙,这反而会磨损牙颈。试试巴氏刷牙法:刷毛斜45度对准牙龈沟,小幅度颤动,就像用牙刷""牙龈。
2. 牙线不是选修课
再好的牙刷也难清洁牙缝,牙线要像系鞋带那样形成"C"形包绕牙面上下刮擦。刚开始出血别担心,坚持一周就会改善。
3. 警惕"隐形糖"偷袭
除了糖果蛋糕,像酸奶、话梅、果汁这些"健康食品"含糖量惊人。吃完记得清水漱口,半小时后再刷牙。
Q:补牙材料怎么选?
前牙推荐美观的树脂材料,后牙承受咬合力大可选择强度更高的玻璃。具体要医生根据缺损情况判断。
Q:根管治疗后一定要戴冠吗?
失去营养供给的牙齿会变脆,后牙咀嚼时承受50-70斤力,做个牙冠就像给危房加钢结构,能延长牙齿寿命。
Q:治疗完成还会疼吗?
规范操作下在90%以上,少数人会有短暂隐痛,通常3-5天缓解。持续疼痛要及时复查,可能需要调整咬合。
记住,牙齿问题不会自愈,拖延治疗只会让小问题变大麻烦。下次牙疼别急着吃止痛药,尽早找医生做个检查。毕竟,原装牙齿才是好的"品"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