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到口腔健康,很多人反应是“牙疼了才看医生”。其实,牙齿和牙龈的问题大多能通过日常预防避免。今天我们就来那些简单却容易被忽略的口腔预防保健方法,帮你远离蛀牙、牙周炎,还能省下不少看牙医的钱。
数据显示,90%的成年人都遇到过牙龈出血、龋齿等问题,而儿童龋齿率更是高达70%。很多人不知道,一旦牙釉质受损或牙龈萎缩,几乎不可逆转。相比动辄上千元的补牙、根管治疗,每天花10分钟做好预防,才是真正的“性价比”。
见过不少人刷牙像刷鞋一样用力,结果牙颈部被刷出楔形缺损。正确的巴氏刷牙法其实很轻柔:牙刷斜45度对准牙龈沟,小幅水平颤动,每2-3颗牙为一组。记住要选软毛牙刷,硬毛刷反而会划伤牙釉质。电动牙刷确实能提升清洁效率,但手动牙刷用对方法一样有效。
即便认真的刷牙,也只能清洁60%的牙面。藏在牙缝间的菌斑,才是邻面龋的罪魁祸首。每天睡前用一次牙线,能减少40%的龋齿风险。新手可以从棒状牙线签开始,熟练后改用卷轴式牙线。如果牙缝较大,牙间刷也是不错的选择。
氟化物能让牙齿更耐酸腐蚀,成年人同样需要。选择含氟量在0.1%-0.15%的牙膏(包装上标有ppm),每次豌豆大小就够。注意!6岁以下儿童要用儿童专用低氟牙膏,避免吞咽过量导致氟斑牙。
刚吃完酸性食物(比如柑橘、碳酸饮料),牙釉质会暂时软化,立即刷牙反而造成磨损。建议先用清水漱口,等30-40分钟再刷牙。着急的话可以嚼无糖口香糖刺激唾液分泌,唾液是好的天然中和剂。
即便每天认真清洁,牙结石还是会悄悄沉积。建议每年1-2次洁牙,超声波能清除龈下3mm内的结石。很多人洗牙后觉得牙缝变大,其实是原本被牙结石填满的空间露出来了——这说明你早就该洗牙了。
除了糖果,黏性食物(如软糖、年糕)会长时间粘在牙面,碳酸饮料则直接腐蚀牙釉质。建议吃完及时漱口。奶酪、坚果、苹果等食物反而能帮助清洁牙齿,可以作为零食优选。
孩子6岁前家长要帮忙刷牙;窝沟封闭好在6-8岁、12岁左右各做一次;正畸期间要配合使用冲牙器。记住,乳牙的健康直接影响恒牙的发育。
口腔问题都是积累出来的。从今天起调整习惯,你会发现:原来不牙疼、吃嘛嘛香的日子这么舒服。下次见到牙医,或许他只会笑着对你说:“继续保持,这次不用治疗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