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上刷牙时牙龈出血?吃个苹果都能留下血印子?如果你经常遇到这种情况,千万别简单归咎于“上火”。这很可能是牙周发出的求救信号。作为口腔健康的隐形,牙周病初期不痛不痒,等出现牙齿松动再治疗,往往已经错过黄金时机。
数据显示,我国35岁以上人群牙周病患病率超80%。许多人误以为牙周病只是“牙龈肿痛”,其实它分为两个阶段:早期的牙龈炎和进展期的牙周炎。当菌斑长期堆积,牙龈会红肿出血;若放任不管,细菌将侵蚀牙槽骨,终导致牙齿脱落——这可不是危言耸听,牙周炎已是成年人失牙的首要原因。
更值得警惕的是,牙周病与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存在双向影响。研究发现,重度牙周炎患者血糖更难控制,而糖尿病患者牙周感染风险也更高。及时干预牙周问题,某种程度上也是为全身健康加道防线。
• 刷牙出血超过3天不缓解 • 牙龈颜色暗红、质地松软 • 口腔异味顽固不消 • 牙齿莫名敏感或松动 • 牙缝逐渐变大
要注意的是,吸烟人群牙龈可能不会明显红肿(尼古丁抑制出血),但牙周仍在继续,定期检查尤为重要。
不同于过去“疼了才治”的被动模式,现在更强调分层干预:
基础治疗:超声洁治(俗称深层洁牙)清除龈下结石,配合局部用药,80%的牙龈炎可逆转。很多人担心的“洗牙伤牙”其实是误区,规范操作不会损伤釉质。
微创治疗:对于牙周袋较深的情况,可采用激光辅助治疗。相比传统手术,激光能清除病变组织,减少出血,更快。
再生治疗:对于骨缺损患者,引导骨组织再生术(GBR)结合生物材料,能帮助部分流失的牙槽骨。不过要提醒的是,治疗与个人体质、护理配合度密切相关。
做完治疗就万事大吉?恰恰相反,牙周病是慢性疾病,需要终身管理:
• 掌握“巴氏刷牙法”,每天少两次,每次不少于2分钟 • 牙线、间隙刷要用起来——普通牙刷只能清洁60%牙面 • 每3-6个月清洁一次,就像汽车需要定期保养 • 吸烟患者建议戒烟,否则治疗大扣
Q:治疗会很痛吗? A:现在多数采用技术,局部麻醉下操作基本无不适,敏感人群可选镇静。
Q:需要做几次才能好? A:轻度病例可能1-2次即可,中重度通常需3-6次系列治疗,复杂情况可能更长。
Q:能吗? A:早中期通过系疗可有效控制,但已的骨质不可逆,所以早发现早干预重要。
后提醒大家:牙周健康需要医患共同努力。选择正规医疗机构,避开“快速”“秘方”等宣传陷阱,科学治疗才是对自己负责。下次刷牙时多关注牙龈状态,这份细心可能会为你省下未来数万元种牙费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