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牙疼不是病,疼起来真要命”,这句话很多人都深有体会。当牙齿出现龋洞或缺损时,补牙是常见的解决方案。但面对市面上五花八门的补牙材料和价格差异,很多人会困惑:补牙到底该选哪种?价格合理吗?今天我们就来补牙那些事。
牙齿需要修补通常是因为龋齿(蛀牙)、牙齿磨损或意外磕碰导致的缺损。早期龋齿可能没有明显症状,但若不及时处理,小洞会变成大洞,甚引发牙髓炎。定期口腔检查能帮助发现隐蔽的龋洞,及时补救能省下后续根管治疗的高额费用。
目前常用的补牙材料主要有三种,各有优缺点:
1. 树脂材料:价格约200-600元/颗,优势是颜色接近天然牙,适合前牙修复;但耐磨性稍弱,后牙大面积填充可能易脱落。
2. 玻璃:价格150-400元/颗,含氟可防龋,适合儿童或牙龈附近的修补;但美观度较差,强度也较低。
3. 银汞合金:已逐渐淘汰,优点是耐用便宜,但颜色不美观且有微量汞释放风险,目前多数医院已停用。
除了材料差异,以下情况可能增加费用:
• 龋洞大小:缺损越大,耗材越多,操作时间更长;
• 牙齿位置:后牙承受咬合力大,对材料强度要求高;
• 附加治疗:如需垫底保护牙髓或配合咬合调整,费用会叠加。
很多人对牙科器械的声音有恐惧感,其实补牙流程并不复杂:
1. 检查后确定方案,局部麻醉(可选);
2. 去除腐坏组织,清洁牙面;
3. 填充材料并,光照固化;
4. 调整咬合,抛光完成。
全程约20-40分钟,浅龋甚可一次完成。
刚补完牙2小时内避免进食,24小时内尽量不用补牙侧咀嚼硬物。如果出现轻微敏感属正常现象,一般1-2周会缓解。若持续疼痛或填充物脱落,需及时复诊。日常建议使用含氟牙膏,并每半年检查一次补牙材料的状态。
误区1:“补牙可以一劳永逸”
即使是优质材料也有使用寿命,平均5-10年需检查更换。
误区2:“小洞不用急着补”
龋齿不会自愈,拖延治疗可能导致拔牙或种牙,费用翻倍。
误区3:“便宜材料都一样”
劣质树脂可能释放有害物质,建议选择正规医疗机构。
避免用牙开瓶盖、咬冰块等硬物;夜磨牙患者可配置咬合垫;饭后使用牙线清洁邻面。记住,再好的补牙材料也比不上原生牙齿的健康,日常护理才是根本。
后提醒:本文所述价格为市场一般区间,具体需根据实际检查结果确定。早发现早治疗,才是对牙齿经济的保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