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的笑容是上纯净的礼物,而一口健康的牙齿是这份礼物的基础。许多家长对儿童口腔健康存在误解,认为“乳牙坏了没关系,反正会换牙”。事实上,乳牙的健康直接影响恒牙的发育和孩子的咀嚼、发音功能。今天,我们就来儿童口腔科的那些事,帮助家长科学护牙。
孩子的牙齿从6个月左右开始萌出,6岁左右进入换牙期,12岁左右恒牙基本长齐。在这漫长的十多年里,牙齿面临龋齿、牙列不齐、外伤等多种风险。儿童口腔科不同于普通牙科,它更注重预防和早期干预,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年龄、牙齿发育阶段制定个性化方案,比如涂氟、窝沟封闭、早期矫正等。
以龋齿为例,我国5岁儿童乳牙龋患率高达70%以上,但许多家长直到孩子喊疼才就医。实际上,龋齿初期不痛不痒,等出现黑洞或疼痛时,往往已经伤及牙神经。儿童口腔科医生能通过定期检查发现早期问题,用微创方式处理,避免孩子遭罪。
1. 几岁开始看牙医?
美国儿科学会建议,颗乳牙萌出后或晚1岁前完成牙科检查。此后每3-6个月复查一次,就像打疫苗一样规律。
2. 乳牙蛀了要不要补?
必须补!乳牙蛀坏可能引发牙髓炎、根尖周炎,甚影响恒牙胚。若乳牙过早脱落,邻牙倾斜会导致恒牙排列不齐。
3. 窝沟封闭怎么做?
这是预防大牙龋齿的手段,医生会清洁牙面后涂动树脂,固化后形成保护层。6-8岁是恒磨牙(六龄齿)封闭的佳时机。
4. 孩子害怕看牙怎么办?
选择有儿童诊室的机构,温馨的环境能减轻焦虑。家长切勿用“打针”等词汇恐吓孩子,可以说“让牙医阿姨数数你的小牙齿”。
5. 牙膏含氟吗?
3岁以下用米粒大小含氟牙膏,3-6岁用豌豆大小,吞咽也不会有过量风险。氟化物是防龋有效的成分,关键要控制用量。
细节一:夜奶后要清洁口腔
喝完奶直接睡觉,奶渍在牙齿上整夜发酵,极易导致“奶瓶龋”。可以用纱布沾温水轻轻擦拭牙龈和牙齿。
细节二:慎用吸管杯
长期使用吸管杯会让牙齿浸泡在液体中,建议1岁后逐渐过渡到广口杯,减少糖分与牙齿接触时间。
细节三:多吃耐嚼食物
苹果、玉米等需要咀嚼的食物能促进颌骨发育,预防牙齿拥挤。避免长期吃软烂食物。
1. 资质优先:确认医生有儿童口腔背景,机构具备《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》。
2. 环境友好:诊室布置童趣化,配备动画片、玩具等分散孩子注意力。
3. 技术:优先选择数字化设备(如口扫仪)减少不适感的机构。
后提醒家长,不要等孩子牙痛才就医。定期检查的花费远低于治疗费用,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从小建立“看牙不可怕”的认知。如果你对孩子的牙齿发育有疑问,建议尽早到儿童口腔科评估,把问题解决在萌芽阶段。
愿每个孩子都能拥有健康的牙齿,绽放自信的笑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