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后台收到不少关于牙齿矫正的,发现很多人对牙套的选择存在误区。今天就用大白话牙套那些事儿,帮你避开营销陷阱,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案。
不是所有牙齿不齐都要矫正。如果只是轻微歪斜不影响咬合,可能根本不需要折腾。但出现这几种情况建议尽早干预:
- 吃东西老塞牙,牙龈经常发炎 - 门牙前突影响闭唇(俗称"龅牙") - 地包天或深覆合导致关节弹响 - 牙齿拥挤造成清洁死角
提醒一句:12-16岁是黄金矫正期,但成年人也能做,只是时间会稍长些。
1. 金属托槽
就是"钢牙",价格亲民(1万左右)。力度大快,但容易磨嘴,复诊频繁(每月1次)。适合预算有限的学生党。
2. 陶瓷托槽
托槽是半透明的,稍微美观些(1.5-2万)。注意陶瓷容易染色,咖啡党慎选。
3. 舌侧矫正
把托槽装在牙齿内侧,完全隐形(3-5万)。但对医生技术要求高,初期可能影响发音。
4. 隐形牙套
像透明保持器的可拆卸款(2-4万)。每天要戴满22小时,自律性差的人可能拖长疗程。
5. 自锁托槽
金属的升级版(1.8-2.5万)。复诊间隔能延长到6-8周,舒适度也更好。
1. 价格差在哪儿?
除了材料成本,更多体现在医生技术上。同样用金属托槽,操作能节省3-6个月时间。
2. 保持器要戴一辈子?
矫正后前2年必须全天佩戴,之后可以只在睡觉时戴。但想维持确实需要长期使用。
3. 隐形矫正不一定适合你
对复杂病例(如开合),传统托槽反而更有效。别盲目追求美观耽误治疗。
- 医院拍片便宜,但排队久;私立机构服务好,记得确认医生资质 - 要求查看照片,重点看和自己类似的病例 - 矫正期间务必使用冲牙器,牙缝刷预防蛀牙 - 别相信"7天快速矫正",牙齿有生理极限
后提醒:再好的牙套也只是工具,关键看医生方案是否合理。建议少面诊3家机构对比,别被冲昏头。牙齿是要用一辈子的,值得认真对待。
有具体问题可以评论区留言,看到会回复。但不会推荐具体机构——好医生在哪儿都需要你自己去甄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