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上刷牙时发现缺了一角的大门牙,喝冰水时突然酸痛的磨牙,或是多年前做的烤瓷牙开始松动——这些困扰其实都能在口腔修复科找到解决方案。作为综合医院里常被忽视却关重要的科室,口腔修复医生就像牙齿的“建筑师”,用手法帮我们重建咀嚼功能和自信笑容。
当牙齿出现问题时,修复科医生通常会根据情况推荐三种主流方案。对于单颗牙缺失,种植牙是较理想的选择,它通过在牙槽骨植入钛合金牙根来模拟天然牙结构,不影响邻牙且使用寿命可达15年以上。如果是多颗连续缺失,固定桥修复就像给牙齿搭“高架桥”,借助两侧健康牙作为支撑。而义齿更适合全口牙缺失的中老年群体,现在的新吸附性义齿已经能实现90%的固位力。
值得注意的是,很多患者纠结的“做完修复牙能不能啃苹果”问题,其实合格的修复体完达到天然牙80%以上的咬合力。但医生会特别提醒避免用修复牙开啤酒瓶这类极端行为,毕竟再好的“假牙”也需要爱护。
牙齿问题往往有渐进性特征,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建议尽早就诊:咀嚼时明显感觉咬合无力,这说明牙冠可能存在隐裂;吃冷热食物持续敏感超过两周,提示牙体缺损可能已接近牙髓;旧补牙材料周围发黑,意味着继发龋正在形成。特别是40岁以上人群,建议每年做一次修复体检查,就像汽车需要定期保养。
很多人不知道的是,长期缺牙不补会导致邻牙倾斜、对颌牙伸长,终可能引发颞下颌关节紊乱。临床上就遇到过患者因单颗后牙缺失未处理,五年后导致半边脸肌肉酸痛的。
现代口腔修复已进入数字化时代。以常见的全瓷冠为例,现在很多机构采用口内扫描替代传统的咬牙模,整个过程无粉末无异味,扫描精度能达到20微米。制备牙体时采用的麻醉凝胶能让打麻药时的刺痛感降低70%,全程基本实现操作。
修复治疗通常需要2-3次就诊。次进行牙体预备和取模,期间会佩戴临时牙冠保护基牙;约一周后试戴修复体,这个阶段可以反复调整颜色和形态;终粘接后医生会详细指导使用注意事项。现在很多修复体都采用仿生设计,比如前牙修复会模拟天然牙的透光层次,后牙则会还原细微的沟槽结构提升咀嚼效率。
想让修复体保持佳状态,日常护理关重要。使用软毛牙刷配合牙线清洁是基础,尤其要注意修复体与牙龈交界处。避免咀嚼食物,年糕、牛肉干等韧性食物要切成小块。每年需要做一次洁治去除牙结石,同时让医生检查修复体边缘是否密合。吸烟者要特别注意,烟草会加速修复体周围牙龈萎缩。此外,糖尿病患者更需加强口腔护理,血糖波动会影响修复体使用寿命。
随着材料学发展,现在的氧化锆全瓷冠强度已接近金属烤瓷牙,且不会出现牙龈黑线问题。而复合树脂材料在前后牙直接修复时,也能达到与天然牙高度仿真的。选择正规医疗机构,由修复医师制定的个性化方案,才能真正实现“以假乱真”的治疗目标。
牙齿健康直接关系到生活质量,当出现问题时不必将就。现代口腔修复技术已经能让缺损的牙齿重获新生,关键是要把握佳治疗时机。下次面对美食却因牙齿问题犹豫时,或许就是该拜访口腔修复科的时候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