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上照镜子发现缺了颗牙,吃饭时总塞食物,说话还有点漏风——牙齿缺失带来的困扰,很多朋友都深有体会。据统计,35岁以上人群中,每10人就有3人存在缺牙问题。今天我们就来口腔修复的那些事,用直白的语言告诉你:缺牙后到底该怎么选?
阿姨去年拔了两颗磨牙后,医生推荐她先佩戴假牙。这种可自行摘戴的修复方式,是很多中老年朋友的。优点是价格亲民,单颗修复通常在几百到千元不等,且制作周期仅需1-2周。
但要注意的是,假牙需要每天清洗,长期使用可能导致牙龈萎缩。临床数据显示,约65%的使用者反映咀嚼效率只有天然牙的30%-40%。如果只是临时过渡,或者身体状况不适合其他修复方式,可以考虑这个方案。
家住杭州的李先生选择了烤瓷固定桥修复。这种需要磨小邻牙作为支撑的方式,确实能80%以上的咀嚼功能,费用在3000-8000元/颗(根据材质不同)。
但口腔医生提醒:健康牙齿被磨除部分牙体是不可逆的损伤。临床观察发现,使用5年以上的固定桥,约20%会出现基牙松动问题。如果缺牙两侧的牙齿本身就有问题,这个方案可能就不太适合了。
32岁的张程序员因外伤缺失门牙,终选择了种植牙。虽然需要3-6个月完成(包括骨结合期),但无需磨损邻牙,咀嚼功能接近天然牙的90%以上。现在国产种植体价格已下探5000-8000元/颗,进口品牌约8000-15000元。
不过要特别注意:糖尿病患者、骨质疏松患者需要严格评估。数据显示,规范操作的种植牙10年存活率可达95%以上,但术后维护很重要,每年少要做1次检查。
,先治病再修复。如果有牙周炎、龋齿等问题,必须优先治疗。第二,拍CT很必要,这能看清牙槽骨情况,避免盲目选择。第三,不同位置的牙齿适合不同方案,前牙区更注重美观,后牙区则要侧重功能。
后提醒大家:每天早晚刷牙3分钟,定期洗牙,才是好的"修复方案"。如果已经出现缺牙,建议尽早到正规医疗机构面诊,拖得越久,修复难度和费用往往越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