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到拔牙,很多人反应是“疼不疼”“会不会肿”。其实,现代口腔技术已经让拔牙过程变得,但术后却常常被忽视。今天我们就来拔牙那些事,帮你避开常见的“坑”。
不是所有牙齿问题都需要拔除。一般来说,以下四种情况医生会建议拔牙:蛀牙导致牙根损坏、智齿反复发炎或阻生、多生牙影响正常咬合、正畸需要腾出空间。但终是否拔牙,必须由口腔医生通过X光片和临床检查综合判断。
很多人对拔牙的恐惧来自影视剧里“锤子敲打”的老画面。现在正规机构普遍采用微创拔牙技术,先用麻醉完全阻断痛觉,再通过精细器械松动牙齿。整个过程快的话几分钟就能完成,患者只会感觉到轻微牵拉感。特别复杂的阻生齿可能需要切开牙龈,但也在条件下操作。
咬紧棉球40分钟止血、24小时内不能刷牙漱口、避免吸吮动作——这些老生常谈的医嘱其实都有科学依据。创口处的血凝块就像天然“创可贴”,过早碰水或用力吸吮可能导致脱落,引发干槽症。有个容易忽略的细节:拔牙后别总用舌头去舔伤口,这个下意识动作会影响愈合。
术后2小时可进食,但头三天好选择温凉的流质或软食。建议试试南瓜粥、鸡蛋羹、土豆泥这类营养好吞咽的食物。要避开火锅、烧烤等辛辣刺激食物,连吸管喝饮料也要避免——吸吮产生的负压可能把血凝块“吸”出来。曾有患者因为忍不住吃了麻辣烫,导致创口二次出血。
正常术后会有轻微肿胀和隐痛,但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就要及时就医:三天后疼痛突然加剧、口腔有腐臭味、发烧超过38℃、出血持续不止。尤其要注意的是,糖尿病患者、高血压患者拔牙前后都要监测身体指标,凝血功能异常者需提前告知医生。
不是所有拔牙都需要缝线,但如果是阻生齿或创面较大,医生会用可吸收线缝合。普通缝线一般在5-7天后拆除,这期间要保持缝线区域清洁。有人担心拆线会疼,其实就像被蚂蚁轻轻夹一下,几乎感觉不到疼痛。
很多人觉得拔完牙就完事了,其实缺牙超过3个月可能引发邻牙倾斜、对颌牙伸长等问题。前牙区缺牙还会影响发音和面容。通常建议拔牙后2-3个月考虑修复,种植牙、烤瓷桥等义齿都是可选方案,具体要根据牙槽骨条件决定。
后提醒:拔牙虽是常见操作,但一定要选择有资质的正规医疗机构。某些小诊所的消毒不规范可能引发交叉感染。术后按医嘱护理,绝大多数人都能顺利。记住,的口腔医生永远比网络偏方靠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