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上刷牙时牙龈出血?吃苹果留下血印?这些看似平常的小问题,可能是牙周病发出的警告信号。作为成年人失牙的首要原因,牙周病正悄悄影响着我国近90%成年人的口腔健康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容易被忽视的口腔"隐形"。
阶段牙龈炎容易逆转,表现为牙龈红肿、刷牙出血。这时及时治疗,牙龈还能完全健康。若放任不管,就会发展到第二阶段牙周炎,出现口臭、牙龈萎缩、牙齿敏感等症状。的第三阶段会出现牙齿松动移位,终导致牙齿脱落。
长期吸烟者患牙周病风险是非吸烟者的3-6倍;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会加重牙周组织;孕妇激素变化也容易诱发"妊娠期牙龈炎"。此外,长期熬夜、压力大的人群,免疫力下降时也更容易中招。
刷牙时要特别注意牙龈边缘和牙缝清洁,建议使用小头软毛牙刷,每天少使用一次牙线。记住"333"原则:每天刷牙3次、每次3分钟、饭后30分钟内刷牙。定期洗牙不仅能清除牙结石,更是早期发现牙周问题的好机会。
轻度患者通过洗牙和龈下刮治就能控制病情;中重度可能需要牙周手术配合药物治疗。现在还有激光治疗等新技术,能够清除病灶的同时减少创伤。需要提醒的是,牙周治疗需要3-6个月的观察期,患者一定要遵医嘱定期复查。
有人觉得洗牙会让牙缝变大,其实是清除了长期堆积的牙结石后暴露出本来存在的问题。还有人认为牙周病治不好就放弃治疗,实际上通过规范治疗完全可以控制病情发展。重要的一点:网传的偏方比如盐水漱口、粉刷牙等,都不能替代正规治疗。
牙周病菌不仅危害口腔,还可能通过循环影响全身健康,增加心脑血管疾病、糖尿病等风险。建议每半年做一次口腔检查,就像我们定期体检一样。记住:没有"老掉牙"这回事,只要护理得当,牙齿完全可以陪伴我们一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