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到牙周病,很多人反应是"牙龈出血"或"牙齿松动",但它的危害远不止于此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困扰不少人的口腔问题,尤其是大家关心的治疗费用和具体应对方法。
牙周病是发生在牙齿支持组织(包括牙龈、牙槽骨等)的慢性炎症,就像房子的地基出了问题。初期可能只是刷牙出血,但发展到后期会导致牙齿移位甚脱落。据统计,35岁以上人群中,超过80%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牙周问题。
根据国内医院收费标准,基础治疗(洁牙+龈下刮治)通常在800-2000元不等。如果发展到需要手术的阶段,比如牙周翻瓣术、植骨术等,单区治疗费用约3000-5000元。具体价格会受病情程度、所在地区、医院级别等因素影响。
值得注意的是,牙周治疗往往需要进行。例如先做全口洁治控制炎症,1-2周后再进行深度刮治。有些复杂病例可能需要3-6个月的治疗周期,所以费用也会相应增加。
常见的早期信号是牙龈出血,尤其在刷牙或吃硬物时。很多人误以为是"上火",其实这已经是牙龈发出的求救信号。随着病情发展,还会出现口臭、牙龈萎缩、牙齿敏感等症状。到后期可能出现牙齿松动、移位,这时治疗难度和费用都会大幅增加。
建议出现以下情况及时就医:晨起唾液带血丝、牙龈经常红肿、牙齿间缝隙变大、咀嚼无力感明显增强。这些都在提示你的牙周可能出了问题。
目前主流的治疗方式是阶梯式治疗:
基础治疗阶段:包括洁治(洗牙)和龈下刮治,相当于给牙齿做深度清洁。医生会用器械清除牙龈上下方的牙结石和菌斑。
手术治疗阶段:针对中重度患者,可能需要做牙龈翻瓣术、引导性组织再生术等。这些手术的目的是清除深层感染组织,促进牙周组织再生。
维护治疗阶段:这是很多人忽视的关键环节。治疗后需要每3-6个月复查一次,进行维护,否则很容易复发。
预防胜于治疗这个道理在牙周病上体现得。以下是几个实用建议:
使用巴氏刷牙法:很多人刷牙力度过大反而伤牙龈。正确的刷牙方式是牙刷与牙龈呈45度角,轻轻颤动清洁牙龈沟。
牙线使用要到位:单纯刷牙只能清洁60%的牙面,牙缝必须靠牙线。建议每晚睡前使用,动作要轻柔地沿着牙齿侧面上下滑动。
定期检查不能少:即便没有症状,也建议每年做1-2次洁牙和口腔检查。就像汽车需要定期保养一样,牙齿也需要护理。
控制全身疾病:糖尿病、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更要重视牙周健康,这些疾病和牙周病会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。
洗牙会让牙缝变大?这是常见的误解。洗牙只是清除了本就存在的牙结石,暴露出被结石掩盖的牙缝。不及时清除结石才会导致牙龈萎缩、牙缝越来越大。
牙龈出血是上火?偶尔出血可能是局部刺激,但反复出血基本可以判定是牙龈炎症的表现,需要治疗而非简单"降火"。
牙齿松动就只能拔掉?现代牙周治疗可以通过多种方法保留松动牙,比如牙周夹板固定、再生治疗等。是否需要拔牙要由医生评估。
需要提醒的是,牙周病的治疗与医生的水平密切相关。建议选择有牙周专科的医院就诊,避免简单的牙科诊所可能存在的治疗不问题。
如果发现牙齿有异常情况,建议尽早就诊。早期治疗不仅痛苦小、费用低,治疗也更好。记住,健康的牙龈应该是淡粉色、紧贴牙齿、刷牙不出血的。保护好牙周健康,才能拥有真正的好牙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