半夜牙疼到睡不着,喝冰水像触电,咬东西突然“咯噔”一下……这些经历你可能不陌生。今天咱们聊一个看似小众却困扰很多人的问题——牙体牙髓病。别看名字,其实就是牙齿“内伤”了,轻则敏感酸痛,重则脸肿发烧!为什么有人拖到牙神经坏死才后悔?看完这篇你就懂了。
牙齿不是实心的!外层坚硬的牙釉质包裹着内层的牙本质,里面还有柔软的牙髓(包含神经血管)。当蛀牙、裂纹或外伤外层保护,细菌就会入侵牙髓,引发炎症。这时候牙齿可能:
- 喝冷热水刺痛(像过电一样)
- 晚上自发疼(躺着更明显)
- 咬合时有闷痛感
很多人以为“忍忍就好”,结果炎症扩散成牙根尖周炎,甚导致颌骨感染,那时候治疗可就麻烦多了!
如果医生建议做根管治疗(俗称“杀神经”),说明牙髓已经无法自愈。这不是“过度医疗”,而是为了:
1. 保住天然牙:比起拔牙后种牙,保留原牙更经济耐用
2. 阻断感染:避免细菌顺着牙根侵蚀颌骨
3. 消除疼痛:清理化脓的牙髓组织
现在的根管治疗早已升级,配合显微镜和镍钛器械,能做到清理+微创填充,术后酸痛感大大降低。
误区1:“不疼就是好了”:牙髓炎后期神经坏死,反而暂时不疼,但感染仍在继续!
误区2:“杀神经后牙会变脆”:真正导致牙齿脆裂的是牙体缺损过大,做完冠修复就能解决
误区3:“根管治疗一次搞定”:复杂病例需2-3次,急性炎症期可能先开髓引流
1. 巴氏刷牙法+牙线:清洁牙缝死角(很多人蛀牙从邻面开始)
2. 每年洗牙1-2次:清除龈下结石能减少牙周病导致的牙根暴露
3. 少吃黏性糖分:软糖、蛋糕残渣更易附着牙面
4. 运动戴护齿:打球、滑雪等可能造成牙裂
- 牙齿对冷热敏感持续10秒以上
- 牙龈鼓包流脓
- 牙齿明显变色发灰
- 半边脸突然肿胀
别等“疼得受不了”才就诊,早期治疗可能只需补牙,拖到后期可能就要花费上万做种植牙了!
Q:根管治疗疼不疼?
A:现在局麻技术成熟,过程中疼痛感可控,术后2-3天轻微胀痛属正常。
Q:治疗后一定要做牙冠吗?
A:后牙咀嚼受力大,建议做冠保护;前牙可视情况选择嵌体或贴面。
Q:能走吗?
A:根管治疗部分项目在范围内,具体比例当地医院。
牙齿问题没有“小事”,下次遇到冷热刺痛别再默默忍着了。早检查早处理,才是真正省钱的智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