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这颗牙非拔不可吗?”躺在牙科椅上的人十有八九会问这句话。作为从业15年的口腔医生,我理解大家对拔牙的本能抗拒——毕竟谁都不想主动体验“嘴里动刀子”。但今天我要用直白的方式告诉你,现代拔牙技术早已不是老一辈口中的“老虎凳”,看完这篇,你可能会对拔牙有全新认识。
上周有位年轻白领捂着半边脸来诊所,X光显示他的智齿横着长顶坏了邻牙。这种情况就像房间里突然多出个违章建筑,不拆迟早出问题。除了这种阻生智齿,还有几种典型情况需要当机立断:蛀牙导致牙根腐烂、牙周病引发牙齿松动Ⅲ度以上、正畸需要腾出空间的情况。记住,好医生永远不会劝你拔健康牙。
很多人害怕拔牙是因为未知。其实标准流程比你想象得规范:先拍片确认牙根形态,打麻药时有轻微刺痛(比抽血程度轻),等嘴唇发麻后开始操作。普通牙5分钟就能完整拔出,复杂阻生齿可能需要微创分割取出。全程疼的环节可能是你攥紧扶手的手酸——现在的麻醉技术能让痛觉神经暂时“睡着”。
早上拔牙记得吃早饭(低血糖更易晕厥),但别喝咖啡(可能影响止血)。女性尽量避开生理期。有高血压、糖尿病等慢性病要提前告知医生。容易被忽视的是心理准备——带个减压球或下载好喜欢的播客,分散注意力比咬牙硬扛更明智。
咬住棉球不是越久越好,40分钟足够凝血。二十四小时内别漱口(血凝块冲掉可能引发干槽症),口水要咽下去别吐。冰敷要“敷10分钟停5分钟”循环,避免冻伤。推荐提前备好婴儿食品或土豆泥,比饿着肚子喝粥实际得多。
根据临床统计,约60%人第二天就不需要止痛药,30%会有3天左右隐痛(类似运动后肌肉酸胀),真正需要止痛的不足10%。绝大多数人反馈“比牙疼发作时好受多了”。当然个体差异永远存在,但现代牙槽微创技术确实让期缩短了少1/3。
“拔牙伤脑”“拔智齿影响智力”纯属谣言——牙齿和大脑间隔着上颌骨呢。“上午拔牙出血少”也没有科学依据,任何时段相同。但“抽烟影响愈合”是真的,尼古丁会让血管收缩降低创口供氧。关键的提醒:拔牙后2小时别喝水是为了防误咽,不是会“冲走元气”。
如果72小时后突然剧痛(可能干槽症)、发烧超过38℃、出血浸透5块以上纱布,请立即就医。但别自己吓自己——轻微血丝渗出口水、牙龈发痒都是正常愈合信号。记住,医生宁愿你多问一句,也不想你默默忍着不适。
后送大家一句心得:牙齿就像坏掉的灯泡,该换不换反而损耗灯座。与其每天忍受隐隐作痛,不如用科学态度对待这个常见的口腔小手术。下次再聊怎么选择靠谱的拔牙机构——当然,希望你永远用不上这个攻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