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起牙齿矫正,很多人反应就是"戴牙套"。但你知道吗?现在的牙套早已不是过去单一的"大钢牙"了。作为从业10年的医美编辑,今天就用直白的方式,给大家讲讲不同牙套该怎么选。
这种我们常说的"钢牙套",依然是很多学生党的。它的优势很明显——价格通常在1-2万元,是所有矫正方式里经济的。但要注意,每个月都需要复诊加紧,吃东西容易卡食物残渣,需要格外注意口腔清洁。不少戴过的朋友反馈,刚戴上时会磨嘴,但适应1-2周后就好多了。
如果你觉得金属牙套太醒目,可以看看陶瓷款。它的托槽颜色接近牙齿,2米外基本看不出戴了牙套。价格比金属的贵30%-50%,但同样需要钢丝固定。要注意的是陶瓷托槽略厚,初期异物感会比金属的更强,且染色食物吃多了托槽会发黄。
近几年大火的透明牙套,优势是随时可摘戴,完全不影响吃饭刷牙。适合对美观要求高的上班族,价格通常在3-5万。但必须提醒两点:一是要每天戴满22小时,自制力差的人慎选;二是对复杂牙齿问题有限,需要医生评估是否适用。
把牙套装在牙齿内侧,从外面完全看不见。听起来很美好,但实际体验比较"酸爽"——初期可能影响发音,舌头容易被刮伤,价格也是常规矫正的2-3倍。适合经常需要出镜的特殊职业人群,普通人不建议跟风选择。
这种改良版的金属牙套,复诊周期可以延长到8-10周,特别适合工作忙的人。因为减少了结扎丝,口腔舒适度也更高。不过价格比传统托槽贵20%-30%,且仍然存在金属托槽的通病——影响美观。
1. 我的牙齿情况适合哪种矫正方式?
2. 整个疗程预计需要多长时间?
3. 矫正过程中有哪些需要特别注意的?
4. 复诊频率和每次复诊大概需要多长时间?
5. 如果中途出现托槽脱落等情况,如何处理?
刚开始1-2周牙齿酸软是正常的,建议准备婴儿辅食剪,把食物剪小块吃。必备冲牙器,清洁效率比普通牙刷刷高3倍。避开年糕、口香糖这类粘性食物,托槽脱落不仅耽误进度,每次重新粘接都要额外收费。重要的一点:无论是哪种牙套,坚持戴保持器和按时复诊才是的关键。
"年龄大了不能矫正"是大的谣言,只要牙周健康,40岁照样可以戴牙套。"矫正一定要拔牙"也不全对,现在有片切、扩弓等多种替代方案。于"隐形牙套差",关键看病例复杂程度和医生的方案设计,不能一概而论。
选择牙套不是越贵越好,关键要适合自己。建议先到正规医疗机构做检查,让正畸医生根据你的牙齿状况、预算和生活习惯给出个性化建议。记住,没有的矫正方式,只有适合的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