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孩子次喊牙疼时,许多家长才意识到儿童牙齿健康的重要性。作为从业10年的医美行业编辑,我见过太多因忽视乳牙护理导致的恒牙问题。今天就用直白的语言,那些医生希望家长早点知道的儿童牙科常识。
"反正会换牙,蛀了也不用管"——这句话害了不少小朋友。乳牙从6个月萌出到12岁左右替换完毕,要用十几年。蛀牙不仅影响咀嚼,还可能损伤下方的恒牙胚。门诊里常见换牙后牙齿排列不齐的孩子,很多都是乳牙早失导致的。
美国儿科学会建议长出颗乳牙后6个月内就该初次检查。别等孩子喊疼才去,定期检查能早期发现脱矿、咬合等问题。建议每3-6个月检查一次,就像打疫苗一样列入养育日程。
1. 用量误区:豌豆大小的含氟牙膏足够,不是挤满刷头
2. 姿势误区:家长要帮忙刷到6-8岁,孩子自己很难刷干净后槽牙
3. 工具误区:软毛小头牙刷比电动牙刷更重要,先掌握正确手法
后牙咬合面那些沟壑容易藏食物残渣。对于爱吃粘性食物、已有脱矿迹象、或口腔清洁习惯差的孩子,6-7岁做恒磨牙的窝沟封闭确实能降低蛀牙风险。但做完仍需定期检查封闭剂是否脱落。
恒牙从乳牙内侧萌出形成"双排牙",在门诊越来越常见。主要因饮食过于精细,乳牙牙根吸收不足。遇到这种情况别自己拽乳牙,及时找医生评估是否需要干预,多数情况下拔除滞留乳牙即可。
• 刷牙出血超过一周
• 牙齿发灰发黑
• 拒绝吃硬物或冷热敏感
• 睡觉磨牙声音明显
很多家长总想等寒暑假处理,但牙齿问题进展快,早干预能省下后续矫正费用。
1. 观察是否有的儿童诊区,减轻孩子紧张感
2. 优先选择能一次处理多颗牙的机构,减少就诊次数
3. 问问是否"行为诱导"服务,好的沟通能让孩子配合治疗
后提醒家长,比起纠结牙刷品牌,培养孩子饭后漱口的习惯更重要。牙齿健康是伴随一生的礼物,现在投入的每一分钟,都是在帮孩子节省未来的看牙时间和费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