半夜被牙痛惊醒,吃不下饭、睡不着觉,这种经历很多人都有过。牙痛虽然不是大病,但痛起来真要命。今天我们就来牙痛的常见原因和解决办法,帮助你在就医前。
牙齿疼痛的原因多种多样,常见的是龋齿。当细菌侵蚀牙齿形成蛀洞,冷热刺激或食物残渣进入就会引发疼痛。其次是牙周炎,牙龈红肿、出血后可能伴随隐隐作痛。智齿发炎也是常见诱因,尤其是年轻人容易遇到。
有时候牙齿表面看起来完好,却依然疼痛难忍,可能是牙髓炎。这种疼痛往往夜间加重,需要尽快就医。另外,牙齿隐裂、牙本质敏感、甚三叉神经痛也可能表现为牙痛症状。
当牙痛突然发作时,可以尝试这些方法暂时缓解:用淡盐水漱口能杀菌;冷敷脸颊可减轻肿胀和疼痛;按压合谷穴(拇指和食指间的虎口位置)也有一定。
如果家里有止痛药,可以按说明书服用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。但要注意,止痛药只是权宜之计,不能长期依赖。孕妇、哺乳期女性或慢性病患者用药前好医生。
网传的咬生姜片、涂抹白酒等方法可能刺激患处,加重炎症。往牙洞里塞花椒、大蒜更不可取,可能引发感染。特别提醒:千万不要自行用针挑破牙龈脓包,这种做法极其危险。
有些人觉得"牙痛不是病",硬扛着不去就医。实际上,拖延治疗可能导致感染扩散,甚引发颌骨骨髓炎等并发症。如果疼痛超过24小时,或伴有发烧、面部肿胀,必须立即就诊。
对于龋齿,早期补牙即可解决;若发展为牙髓炎,可能需要根管治疗。牙周炎患者需进行洁治,配合抗生素治疗。阻生智齿通常建议拔除,但要在炎症消退后进行。
现在很多牙科机构都显微治疗,能更地保留健康牙体。选择医院时,建议查看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,确认医生具备口腔执业医师资格。
预防牙痛的关键在于日常护理:每天刷牙两次,每次不少于3分钟;学会使用牙线清洁牙缝;每半年洗牙一次;少吃粘性甜食。儿童建议做窝沟封闭,成年人可定期涂氟增强牙釉质抗酸能力。
刷牙时注意观察牙龈是否出血、牙齿是否有黑线或敏感,这些都是牙齿发出的预警信号。抽烟、酗酒会加重牙周疾病,好逐步戒除。
看牙医前不要化妆,方便医生观察面部情况。记得告知医生是否有高血压、糖尿病等基础疾病,以及是否对麻醉药过敏。现在很多医院治疗,对牙科恐惧症患者很友好。
治疗后要遵医嘱,比如根管治疗后避免用患牙咬硬物,拔牙后24小时内不要漱口。复诊一定要按时,很多治疗需要分次完成。
很多人问:"止痛药吃多久没就要就医?"一般服用1-2天仍无缓解就该看医生。"怀孕期间能治牙吗?"孕中期(4-6个月)是相对的治疗期。"治疗费用大概多少?"根据项目不同差异,建议先检查后询价。
记住,牙齿问题不会自愈,只会越来越。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,定期检查,才能远离牙痛困扰。下次遇到牙痛时,希望你能冷静处理,及时寻求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