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末约朋友吃饭,她突然问我:“近刷牙老出血,是不是该去洗牙了?”这话让我想起去年自己次洗牙的经历——当时也是牙龈出血、口腔异味,洗完才发现牙缝里藏了多少“陈年老垢”。今天咱们就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项目:洗牙。
你肯定遇到过这种情况:明明早晚认真刷牙,还是挡不住牙结石悄悄堆积。其实就像手机用久了要清理缓存一样,牙齿也需要定期深度清洁。牙刷只能解决表面60%的污垢,那些躲在牙缝、牙龈边缘的顽固分子,会慢慢钙化变硬,终形成肉眼可见的黄色结石。
更麻烦的是,这些结石就像牙齿的“违章建筑”,会挤压牙龈导致红肿出血。长期不处理,还可能引发牙周炎,甚导致牙齿松动。上个月接诊的先生就是个典型例子,总觉得“牙齿没毛病不用洗”,结果检查时发现牙龈已经萎缩了2毫米。
很多人对洗牙的恐惧来自于“听说很疼”。其实现在正规机构都用超声波洁牙机,工作原理类似小喷枪,通过高频震动震碎结石,水流同时带走碎渣。整个过程就像用指甲轻刮玻璃表面,会有酸胀感但完全可以忍受。
通常分三个步骤:先做口腔检查确定结石位置,再用超声波逐个区域清理,后抛光让牙齿表面更光滑。全程大概30-40分钟,结束后护士会教你用牙线清理特定位置。记得次洗牙时,医生从我后槽牙缝里清出一块芝麻大的结石,当时真被震惊到了。
误区一:洗牙会让牙缝变大
这可能是冤的“黑锅”。牙缝变大是因为原本被结石填满的空间被清理出来了,就像拆掉违章建筑后空地显得更明显。不及时清理反而会导致牙龈继续萎缩。
误区二:洗完牙会敏感
刚洗完确实可能有几天敏感期,这是因为被结石包裹的牙根突然暴露。用感牙膏刷牙,一般1-2周就能适应。长远看,健康的牙龈才是好的保护层。
误区三:洗牙能美白牙齿
洗牙主要解决健康问题,只能去除外源性色素(比如烟渍、茶渍),对牙齿本身的颜色改变有限。想要明显美白需要配合其他项目。
如果你符合以下任意一条,建议尽快预约洗牙:
• 刷牙时牙龈经常出血
• 牙缝开始塞食物残渣
• 口腔异味持续存在
• 肉眼可见牙根部位有黄褐色沉积物
孕妇、糖尿病患者、正在做正畸的朋友更要重视口腔清洁。上周有个戴牙套的大学生来复查,拆掉托槽后发现牙龈边缘全是菌斑,就是清洁不到位导致的。
1. 当天别吃太烫或刺激性食物
2. 一周内避免深色饮料(咖啡/浓茶)
3. 改用软毛牙刷,刷牙力度减轻30%
4. 学会使用牙线清理后槽牙
5. 每6-12个月定期检查
后提醒大家:洗牙是基础护理不是“一次性消费”。就像汽车需要定期保养,牙齿健康也需要长期维护。下次再看到牙龈出血,别急着换牙膏,先去机构做个口腔检查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