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叶
1000+次浏览
发布时间:2025-10-27 14:20:30
随着生活节奏加快,不少人发现刷牙时牙龈容易出血,甚感觉牙齿有些松动。这些看似平常的小问题,可能与牙周病有关。牙周病是发生在牙齿周围组织的一种常见疾病,主要包括牙龈炎和牙周炎。如果不及时处理,可能会导致牙龈萎缩、牙槽骨吸收,终造成牙齿脱落。
早期牙周病通常表现为牙龈红肿、刷牙时出血,这些症状很容易被忽视。随着病情发展,可能会出现持续性口臭、牙龈萎缩、牙缝变大等问题。当进食时感觉牙齿无力或松动,甚发现牙齿位置发生,这时候牙周病可能已经发展到比较的阶段。
牙菌斑是引起牙周病的主要元凶。当口腔清洁不时,牙齿表面会形成一层无色黏稠的薄膜,这就是牙菌斑。如果未能及时清除,牙菌斑会逐渐钙化形成牙结石,为细菌更好的生长环境。除此之外,吸烟、糖尿病、遗传因素、牙齿排列不齐以及不良修复体等,都可能增加患牙周病的风险。
针对不同程度的牙周病,医生会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。基础治疗包括洁治和龈下刮治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洗牙和深度清洁,目的是清除牙齿表面的菌斑和牙石。对于较的情况,可能需要进行牙周手术治疗,如翻瓣术、引导性组织再生术等。此外,药物治疗可作为辅助手段,包括局部用药和全身用药。
预防牙周病重要的是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。每天少刷牙两次,每次不少于两分钟,并学会使用牙线或牙缝刷清洁牙齿邻面。定期进行口腔检查,每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洁治,可以有效清除日常刷牙难以去除的牙菌斑和牙石。同时,戒烟限酒、均衡饮食、控制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等,也有助于维护牙周健康。

很多人认为洗牙会导致牙缝变大,这其实是一种误解。洗牙后感觉牙缝变大,是因为清除了原本填塞在牙缝中的牙结石,暴露出真实的牙缝大小。还有人认为牙龈出血就不敢刷牙,事实上,牙龈出血往往是因为牙龈发炎,更需要仔细清洁,只是要注意选择软毛牙刷,采用正确的刷牙方法。
现代医学研究发现,牙周病与多种全身性疾病存在关联。牙周病的致病菌可能进入循环,影响心血管健康;对于糖尿病患者,牙周病可能影响血糖控制;孕妇若患有牙周病,可能增加早产和低体重儿的风险。因此,维护牙周健康不仅关乎口腔,更是全身健康的重要一环。
牙周病是一种常见但可防可治的疾病。通过日常精心护理和定期检查,大多数人都能保持健康的牙周状态。如果已经出现牙周病症状,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建议进行治疗,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发展,避免进一步损害。健康的牙周组织不仅是牙齿稳固的基础,也是维护整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