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广州海珠区柏德口腔门诊部,有一位被患者称为"细节控"的正畸医生——康祖铭。这位拥有26年临床经验的主治医师,每天的工作就是从毫米级的牙齿中,帮患者重塑自信笑容。
康祖铭医生的职业轨迹颇具亮点。作为大学口腔的博士毕业生,他并没有止步于学术研究,而是选择扎根临床一线。在吉首大学担任教师期间培养了大批口腔人才,后来赴日本国立东京大学深造,这段经历让他融合了东西方正畸技术的精髓。
"牙齿既是科学也是艺术",这是康医生常挂在嘴边的话。26年来,他主持参与9项省厅级科研课题,发表27篇论文,其中包括被SCI的研究。这些学术积累成为他临床工作的重要支撑,让他能更地预判不同矫正方案的。
在柏德口腔的诊室里,康祖铭医生的接诊流程很有特点。每位患者都需要经过40分钟以上的详细检查评估,包括牙齿排列、咬合关系、面部对称性等多个维度。他特别注重与患者的沟通,会用手绘图解的方式说明牙齿的原理和预期。
针对不同类型的牙齿问题,康医生有差异化的解决方案:对于追求隐蔽性的上班族,他推荐无托槽隐形矫正;对需要控制牙齿角度的复杂病例,则可能选择舌侧矫正技术;青少年患者的矫治方案会更注重颌面发育的引导。这种个性化的处理方式,让很多辗转多家医疗机构未果的患者终在这里获得满意。
在追求快速的当下,康医生仍坚持"矫正急不得"的理念。他会明确告诉患者,某些看似"捷径"的方案可能带来长期隐患。有位初中生的家长回忆,康医生坚持要等孩子换完牙再开始矫正,虽然多等了半年,但终比预期更好。
技术之外,康医生对患者心理的关注也让人印象深刻。每次复诊都会主动询问佩戴感受,及时调整方案。很多完成矫正的患者都养成了定期回来检查的习惯,这份持久的医患关系,或许是对医生好的肯定。
对于想要矫正牙齿的广州居民,康祖铭医生建议重点考察三个维度:首先看医生的背景和经验;其次了解医疗机构能的矫治技术种类;后要通过面诊感受医生的沟通方式是否让自己舒适。他特别提醒,矫正方案没有"好"只有"适合",需要结合自身牙齿条件和预期来选择。
在广州柏德口腔海珠院区,康祖铭医生每周接诊的中,有三分之一是矫正失败的二次修复病例。这些经历让他更坚信:牙齿矫正不是简单的排列整齐,而是需要综合考虑咬合功能、面部协调和长期稳定性的系统工程。这份坚守,正是26年临床生涯的好注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