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上刷牙时牙龈出血?吃苹果留下血印子?你可能觉得这是"上火",但牙医会告诉你:这是牙周病的早期信号。作为仅次于龋齿的口腔"隐形",我国35岁以上人群牙周病患病率高达85%,但真正重视的人却不到20%。
健康的牙龈应该是淡粉色、紧贴牙齿的。如果发现牙龈边缘变红、肿胀,刷牙时牙刷上带血丝,甚咬硬物时留下血迹,这就是牙龈在发出求救信号。首都大学口腔医院指出:"牙龈出血是身体能肉眼看见的炎症表现,拖延不治会导致牙槽骨像融化的冰山一样慢慢消失。"
除了出血,这些症状更要当心:晨起口腔黏腻有异味,牙齿之间出现黑色三角缝隙,牙龈退缩导致牙根暴露,牙齿松动移位,甚莫名出现牙齿变长的错觉。更棘手的是,牙周炎可能诱发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,孕妇还可能增加早产风险。
很多人以为刷牙不干净是主因,其实牙结石才是罪魁祸首。当菌斑钙化形成牙结石,就像在牙龈和牙齿之间砌了一堵"水泥墙",普通刷牙根本无法清除。数据显示,1毫克牙结石上附着着2亿个细菌,它们24小时持续释放侵蚀牙周组织。
早期牙龈炎通过洗牙就能逆转,发展到牙周炎就需要深度刮治。很多人害怕洗牙后牙缝变大,其实那是原本被牙结石和肿胀牙龈填满的空间。现在采用超声波洁牙配合抛光技术,既能清洁又减少敏感。记住:每年1-2次洁牙,相当于给牙齿做"大扫除"。
1. 刷牙要"面面俱到":采用巴氏刷牙法,牙刷斜45度朝向牙龈沟,每颗牙颤动10次,整个过程不少于3分钟
2. 牙线比牙刷更重要:每天睡前用牙线清洁牙缝,能去除40%牙刷够不到的菌斑
3. 选对工具:小头软毛牙刷、含氟牙膏,时可配合冲牙器和牙缝刷
"洗牙伤牙釉质"——超声波只是震碎结石,正规操作不会损伤牙齿;"牙齿松动就要拔"——中轻度松动通过牙周治疗可以稳固;"老人才会得牙周病"——临床上20多岁全口牙松动的并不少见。
简单三招防患未然:每半年做口腔检查,就像定期体检一样重要;戒烟限酒,吸烟者牙周炎风险高5倍;控制血糖,糖尿病患者牙周炎进展速度快3倍。记住:花几百元洗牙能解决的问题,别等到花几万元种牙才后悔。
当牙齿开始"",千万别用"再观察看看"麻痹自己。越早干预,越能保住原生牙齿。毕竟,再好的假牙也不如自己的真牙用得舒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