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天刷牙,牙线也用得勤快,为什么牙医还是建议每半年到一年洗一次牙?很多人对洁牙存在误解,以为只是"把牙弄白",其实它的真正意义远不止于此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看似简单却非常重要的口腔护理项目。
即便是认真的日常清洁,也难免会在牙齿表面留下死角。特别是牙龈边缘和牙缝处,容易堆积一种叫"牙结石"的硬化物质。这东西就像热水壶里的水垢,刚开始是软软的牙菌斑,经过唾液中的矿物质反复沉积,终变成牢牢扒在牙齿上的顽固分子。普通刷牙对它完全无效,必须靠设备才能清除干净。
更麻烦的是,牙结石表面粗糙,会成为细菌的安乐窝。这些细菌不断刺激牙龈,轻则引发牙龈出血、口臭,重则导致牙龈萎缩、牙齿松动。很多人40岁就开始"掉牙",多半是这个原因。
现在主流的洁牙方式是用超声波洁牙机。医生会用一个高频振动的工作头轻轻划过牙面,通过震动震碎牙结石。过程中会有"滋滋"的声响,但完全不会损伤牙釉质。对于牙龈下方的结石,可能会用到手工刮治器进行精细清理。
整个流程大约30-45分钟,结束后牙齿会有短暂的敏感现象,这是正常反应,一般1-2天就会消失。如果结石特别多或者牙龈炎症,医生可能会建议分次进行。
误区一:洁牙会让牙缝变大
事实是牙结石本身会撑大牙缝,清除后反而了牙齿原本的间隙。就像打扫房间后显得空荡是一个道理。
误区二:洗牙能美白牙齿
洁牙主要清除的是外源性色素和结石,对牙齿本身的颜色改变有限。想要真正美白需要配合其他项目。
误区三:洗牙会损伤牙齿
规范操作不会伤害牙釉质。有些人术后觉得牙齿酸软,其实是长期被结石覆盖的牙根突然暴露的正常反应。
抽烟喝茶人群、正畸患者、孕产妇、糖尿病患者都是牙结石的高发人群。特别提醒备孕女性,孕期激素变化容易引发"妊娠性牙龈炎",提前做好口腔清洁能避免很多麻烦。
对于牙龈经常出血的朋友更要重视,这很可能是牙周炎的早期信号。及时洁牙能有效阻断病情发展,避免将来花大价钱做牙周治疗。
术后24小时内避免进食过冷过热、颜色深的食物。可以配合使用牙膏缓解敏感症状,同时要特别注意使用牙线清洁牙缝。医生会根据个人口腔状况推荐合适的复查周期,一般建议每6-12个月维护一次。
后提醒大家,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很重要。市面上有些美容院推出的"美容洁牙"项目,往往缺乏牙科设备,不仅清洁不,还可能造成口腔损伤。牙齿健康无小事,的事还是要交给的人来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