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觉得牙齿问题就是龋齿或者牙齿不齐,其实牙周健康同样重要。牙周疾病早期可能只是牙龈出血、红肿,但如果不及时干预,很可能导致牙齿松动甚脱落。今天我们就来牙周治疗那些事儿,帮你了解如何保护牙齿的"根基"。
牙周组织就像牙齿的"地基",健康的牙周能让牙齿稳稳当当。但很多人刷牙时发现有血丝,却不当回事。这其实是牙龈发出的求救信号。早期牙龈炎如果得不到控制,可能发展为牙周炎,造成不可逆的损伤。
数据显示,35岁以上人群中近90%存在不同程度的牙周问题。牙周疾病不仅影响口腔健康,还可能增加心脑血管疾病、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的风险。因此,及时进行牙周治疗非常必要。
针对不同程度的牙周问题,医生会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:
基础治疗:这是常用的方法,包括洁治(俗称洗牙)和龈下刮治。通过器械清除牙齿表面的菌斑和牙结石,让牙龈健康。这个过程可能会有轻微不适,但对大多数人来说都在可承受范围内。
药物治疗:对于炎症较明显的患者,医生可能会配合使用抗菌药物。这些药物可以是局部使用的凝胶、漱口水,也可能是口服抗生素。
手术治疗:在牙周炎比较的情况下,可能需要通过手术来修复受损的牙周组织。这类手术现在已经很成熟,创伤小、快。
Q:洗牙会让牙齿变松吗?
A:这是常见的误解。洗牙后感觉牙齿松动,其实是因为原来支撑牙齿的牙结石被清除。如果不及时清理,牙齿终会因牙周组织而真的松动脱落。
Q:牙周治疗需要多久?
A:基础治疗一般2-4次就能完成,每次间隔1-2周。但牙周病的治疗是个长期过程,需要定期复查和维护。
Q:治疗后需要注意什么?
A:治疗后24小时内避免吃过冷过热的食物,认真刷牙、使用牙线,戒烟限酒,这些都有助于保持治疗。
预防永远比治疗更重要。做好以下几点,能大大降低患牙周病的风险:
1. 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,每天少刷牙两次,每次不少于三分钟
2. 使用牙线或间隙刷清洁牙齿邻面
3. 每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洁牙
4. 控制血糖、血压等全身性疾病
5. 及时修复缺失牙,避免影响咬合关系
进行牙周治疗一定要选择正规医疗机构。正规机构的医生都经过培训,能够评估牙周状况,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。治疗过程中使用的器械都经过严格消毒,确保卫生。
建议可以先预约,和医生充分沟通后再决定治疗方案。治疗前医生会详细检查口腔状况,包括牙周探诊、X光片等,这些都是制定合适治疗方案的基础。
牙周健康不是一件小事,它关系到我们的咀嚼功能、整体健康甚生活质量。如果您有牙龈出血、口臭、牙齿松动等问题,建议尽早医生。记住,早期治疗不仅能取得更好,还能节省不少时间和费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