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有没有在刷牙时发现牙龈出血?或者总觉得牙齿表面有一层刷不掉的黄渍?很多人觉得“每天刷牙就够了”,但牙医会告诉你:洗牙才是真正给牙齿做“大扫除”的关键步骤。今天我们就来,为什么洗牙不该被忽略。
简单来说,洗牙是牙医用器械去除牙齿表面的牙菌斑、牙结石的过程。刷牙只能清洁表面,而牙结石就像水壶里的水垢,日积月累附着在牙龈边缘甚牙根部位,普通牙刷根本为力。这些“顽固分子”正是口臭、牙龈红肿的元凶。
有人担心洗牙会损伤牙齿,其实正规操作下,超声波洁牙仪的震动只针对结石,不会磨损牙釉质。洗完牙后短暂的酸软感,恰恰说明之前被牙结石包裹的牙根得到了“呼吸”。
1. 牙龈爱出血的人:刷牙出血其实是牙龈发炎的信号,牙结石刺激牙龈才是真凶;
2. 喝茶喝咖啡的重度用户:色素沉积不仅影响美观,更容易吸附细菌;
3. 戴牙套的朋友:矫治器周围容易藏污纳垢,每3-4个月洗一次更保险;
4. 备孕女性:孕期激素变化会加重牙龈问题,提前清洁能减少风险。
误区一:“洗牙会让牙缝变大”
:牙缝本来就是被牙结石填满的,清除后反而能阻止牙龈继续萎缩。就像挪走垃圾后房间显得宽敞,但垃圾本身才是房子的祸首。
误区二:“洗完牙牙齿会变白”
:洗牙主要牙齿本色,想显著增白需要配合冷光美白等项目。但淡黄色牙本质才是健康颜色,过分追求“惨白”反而伤牙。
误区三:“老人才需要洗牙”
:20岁开始就可能形成牙结石。现代人饮食精细,牙缝清洁不足,年轻人牙周炎发病率逐年上升。
一次标准洗牙通常需要30-40分钟:
1. 口腔检查:医生会先用探针评估结石分布;
2. 超声波洁治:高频振动击碎大块结石,过程中有轻微震动感;
3. 喷砂抛光(非必须):用细砂颗粒去除色素沉积;
4. 牙面光滑处理:避免细菌再次快速附着。
怕痛的朋友别担心,现在有舒适洁牙选项,比如搭配表面麻醉凝胶,敏感人群也能轻松完成。
• 24小时内避免冷热刺激食物;
• 改用软毛牙刷,巴氏刷牙法清洁牙龈沟;
• 牙线必备!每天少清理一次牙缝;
• 吸烟人士建议每年洗牙2-3次。
后提醒:街边“68元快速洗牙”往往省略关键步骤。正规机构会配备一次性器械包,并建议每半年到一年检查一次。牙齿健康就是为身体省下未来的大钱,这笔账怎么算都划算。